玉樹新聞網訊 近年來三江源地區“獸跡頻現”,最新監測結果顯示僅瀾滄江源頭地區就分布有雪豹、金錢豹、猞猁等10余種珍稀食肉獸類。專家認為,三江源地區或為我國目前獸類群落最豐富的區域之一。
三江源國家公園管理局瀾滄江園區黨工委書記才旦周介紹,2014年4月至今,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雜多縣政府會同我國科研院所及國內生態非政府組織,在瀾滄江源頭地區開展持續的生物多樣性調查活動,調查范圍共約2000平方公里,70余名經過培訓的牧民生態監測員參與其中。
北京大學自然保護和社會發展研究中心博士肖凌云介紹,科研人員近3年來在調查樣本區域調研發現,當地至少有42只雪豹、5只金錢豹,棕熊、豺、猞猁、兔猻、豹貓、藏狐、水獺等珍稀獸類也有廣泛分布。通過無人紅外相機捕捉的畫面來看,上述物種活動時常“拖家帶口”,在當地生活較為愜意,展現的不少生活形態及習性在業界都較為罕見,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
“我們在調研中還常能發現不少野生動物與當地牧戶比鄰而居,對不遠處的牧民警惕程度很低。”參與調研的北京山水自然保護中心工作人員趙翔介紹,這從側面反映出當地生態保護工作實施得力,牧民生態保護意識較強,野生動物受人為活動干擾的程度很低。
“近年來我們通過調研發現,隨著人類活動的加劇,野生動物的棲息地被不斷壓縮,呈現碎片化趨勢,一些珍稀物種已在我國不少生態保護地蹤跡難覓。”肖凌云說,作為地區重要生態風向標,野生食肉動物特別是大型食肉動物近年來能在瀾滄江源“獸跡頻現”、成群出沒,足以證明三江源地區是我國目前獸類群落最豐富的區域之一。